迈畅工艺美术网

首页 - 艺术资讯 - 设计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2024-10-21 艺术资讯 0

陈正达 东方地平线(Oriental Horizon) 海报设计

设计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放下只存在于提案上光鲜亮丽的方案,我们需要问一问自己,为谁做设计?为什么要做这些设计?大部分民众实际的需求没有办法被很好地表达和发现。为民众设计的过程是一趟去理解和思考生活本质的过程。一个有人文关怀、有温度、有情感的设计作品,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积极地拥抱社会的变化和民众的需求,这也是设计师们需要具备的设计价值观。当社会以问题的方式向我们提出需求,设计是我们回应社会的温柔而坚定的声音。

问:怎样认识设计专业?

答: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强调体验为认知基础,倾向于全面的、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根本的综合性学科,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借鉴和整合领域的思想,融合了心理学、符号学、社会学等,目前在人们对其本质的理解不断延伸的背景下,设计正在以造物为核心的活动逐渐拓展为处理更复杂关系的创造性活动。

在当下这个充满问题、机遇和挑战的世界,为设计创造了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威胁,激进的变革并非适用每个领域,因此找到视觉传达设计的手段为社会发声显得尤为重要。从行为、观点、态度、价值观等信息的获取,深入挖掘和整理,并用视觉化信息呈现。视觉传达在面对社会问题的设计上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是对问题的揭示,第二类是对问题的改善,第三类是对问题的治愈。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具有非常宽泛的边界。它不仅仅只是传统概念上的视觉美化,更是一种面对问题的设计解决。当世界的影响开始侵入到我们各地活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这些变化迫使设计师重新思考设计实践的界限,从传统设计实践中新兴新的设计轮廓,把自己放到新的语境中,小到我们身边的麻烦,大到全球范围的问题,相信设计可以扮演一个扑火降温的角色。除了在专业或者学科意义层面上的理解,视觉传达设计应从用新颖设计取悦眼球的项目中走出来,扩展应用领域和自由的应用空间,去把握更有意义的社会变化。

在未来,设计将会消失边界,渗透入各个领域,这也要求设计师必须有各科融合的能力以及前瞻的观察力与行动力。设计除了在专业或者学科意义层面上的理解,与此同时,设计思维也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观察世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体验、新增价值的思维方式。

问:您认为一件接近完美的视觉设计作品,需要具备哪些元素和条件?

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让你产生共鸣的感受。一个观者当他被你的作品吸引,甚至发出感叹,我想这个作品一定具有独到的视觉艺术语言。其次,是艺术设计作品所传达出来的内容本质,通过观者的细细品味,体会出作品背后的故事、设计师的创作理念以及文化内涵,那么你的作品具备了非常良好的传播功能和价值。最后,是观者在与作品交流的过程中,除了一刹那间的打动之外,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向更多人分享,这就证明作品还具有强大的传播影响力。好的设计作品必须要让更多人去享受和分享,这才是设计真正的价值。

问:您信奉的或坚持的设计哲学有哪几点?

答:从视觉传达设计师的角度看,视觉传达的研究总是在“形式语言的技巧表达”与“传达内容的文化内涵”之间的关系中探讨优劣。在“图像认知”的今天,我们不缺传播的各类新型媒介,缺的是如何以“东方思维”与“东方视角”呈现我们自身的文化内核,讲好中国文化,塑造好符合民族内涵的视觉设计语言。从设计教育理念上说,回归到本土文化母体中进行研究与创新设计,建构以东方美学为引领,弘扬东方文化价值为目标,是培养具有“东方设计”、“中国设计”标签设计师的唯一途径。

问:您会从哪里汲取创作灵感?有没有特别欣赏的设计师、艺术家,对您的设计创作会有什么样的启发和共鸣?

答:每年我都会花将近两三个月的时间走访世界各地的艺博会,不管是巴塞尔还是科隆艺博会,或者是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等等。每一届的展会策展人都会提出一个观念,展览呈现一种当下以及未来的探索,它们能够给我带来更多启发和思考。比较欣赏的人物,艺术圈、设计圈的都有,当然也不排除艺术设计圈子之外的人。比如说去年威尼斯双年展所传递的关于生命话题的一系列作品,不同国别的艺术家围绕这一个话题进行独特的自我探讨和表达,整整一天的浏览带来非常大的触动。

问:在视觉传达领域,国内外相比较之下,有哪些不同点?您曾说过“艺术设计的创造与创新指向就是一种未来与未知。”怎么理解这句话。

答:我觉得具备有自我文化身份的人,可以成为真正具有艺术家和设计师标签的人。这种文化身份来源是你地处的土壤,和它给你带来的涵养。学院的每年下乡实践,都是围绕着东方人生活方式进行采风和记录。艺术家和设计师都必须探究自己国家的文化,从感知这片土地开始,建构自己的东方设计思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虽然很简单,但是生活的疆域是很宽的,深度也是不一样的,就看你怎么去看待这句话赋予的意义。

当下正经历着新一轮的科技加速,它们催生出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世界的复杂度激增。无可否认,那些美好的黑科技会使我们愉快地前进,但另一面也将我们推离了舒适区。设计,从最初的“创造风格”到“驱动创新”,这不仅是一种变化,确切地说是一种变革。艺术,从古希腊时期“模拟自然”的技艺,转向“体验与探索”,再变成为用数据算法来完成的新锐艺术作品,打破科学与艺术的界限,这是一种艺术思维的变化。无论是艺术还是设计,我们都应该重新定义和再创造!未来未可知,它或清晰或模糊地存于畅想之中,也很难被完全定义,因此把握当下是参与未来进程的最实际行动,让我们为未来而艺术,为未来而设计。

问:您如何理解“视觉审美设计治愈”?

答: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的理念把设计定义为解决问题,设计应该为人与产品之间创造解决问题的办法。从高层次说,更是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代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生活方式革新的同时也催生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时代向前,设计的观念也随之向前。

未来的设计师不仅仅只是制作图书、海报、网站、服装、产品亦或是空间设计,而是一个创新战略性角色的改善,以应对各式各样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从儿童健康到人口老龄化,从农民工生存现状到城市规划,从人类生存环境问题到社会心理与文化问题,让人们重新认识到设计师推动变革的潜质。美国著名设计学、社会学家维克多·帕帕奈克在《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中谈到,设计应该跳出物品范畴,设计师应肩负为改变世界而设计的社会责任,使人类社会变得更美好。

在设计发展进程中,无论是自身的设计实践还是设计教育理念的提出,设计的社会功能是绕不开的话题。设计是有目的的社会行为,设计时时刻刻都在研究人的行为方式。人总是不停地重复两件事,对抗苦痛与追求满足,设计的社会性实质上是人性所致,才会使设计与社会息息相关。

因此在设计教育的过程应该更充分地让学生找到设计与社会或者人性的关联方式,以“社会问题”作为设计教学内容,是学生贴近生活,用设计的视角观察和感受社会,探究如何把所学的设计技能用于社会问题的改善和解决。“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用设计的思维和方法去改善和治愈我们身边的社会问题,才是设计师追求人格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效手段。


标签: 艺术活动的图片和感悟中央美术学院 招生网美术的简介中国美术家协会性质国外艺术留学院校

网站分类